
聯系我們
城市綜合地下管廊的價值與未來
- 分類:新聞資訊
- 發布時間:2017-09-13 11:17
近年來,不少城市內澇頻發,暴露了在城市基礎建設地下空間規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諸多問題,嚴重影響城市公共安全。
城市綜合地下管廊的價值與未來
近年來,不少城市內澇頻發,暴露了在城市基礎建設地下空間規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諸多問題,嚴重影響城市公共安全。
- 分類:新聞資訊
- 發布時間:2017-09-13 11:17
- 訪問量:
近年來,不少城市內澇頻發,暴露了在城市基礎建設地下空間規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諸多問題,嚴重影響城市公共安全。新時期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和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作為中國在未來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戰略部署將進入全面落地階段。
綜合管廊優勢日益凸顯
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開發和建設,不僅出臺了一系列保障性政策,還在全國多個城市全面啟動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目前,全國已有25個城市列入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隨著試點城市在綜合管廊建設方面的大幅推進,綜合管廊的重要性日漸凸顯出來。
首先,綜合管廊可以更方便地對管道進行維修或埋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城市道路的反復開挖,減少工程建設對城市周邊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從而有效解決“馬路拉鏈”等問題。
同時,這種建設方式,能夠對城市地下管線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避免了管道直接與土壤、地下水接觸,能夠有效地延長城市工程管線的使用壽命,防止管線被外力破壞,大大減少電力電纜火災事故,這對城市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集約化的敷設管線方式,還為城市的發展預留了寶貴的地下空間。在傳統的管線埋設中,直埋方式的管線之間必須遵守相關規定保持管線的間距,而綜合管廊將大部分市政管線集中埋設,可以有效地節約地下土地資源,提高城市土地資源的利用率。
應該講,綜合管廊的建設將大大提高基礎設施對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觀、促進城市集約高效發展的功能,有效解決城市“馬路拉鏈”的痼疾。
北京龍陽偉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辰悅認為,“國家對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重視,意味著國家在城市建設和社會治理方面的思路轉變,由注重地上空間轉向地上地下空間并重。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這種看不見摸不到的隱蔽性工程在國家戰略視野中的提高,說明我國對未來城市建設中對于公共安全和建設質量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隱蔽性工程質量堪憂
綜合管廊建設如此的重要,在中國目前整體建設工程質量不高的背景下,地下空間建設如果出現工程質量問題,可能后患無窮。
中國的城市建設一直存在兩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建筑質量較低,建筑壽命較短,建筑的生命周期遠遠小于其設計周期。2009年,各地出現的“樓歪歪”、“樓脆脆”、“樓裂裂”等現象至今令人記憶猶新。2014年,浙江奉化一幢只有20年歷史的居民樓突然倒塌。去年10月,溫州一樓房倒塌,導致22人遇難。建筑質量問題,特別是建筑基礎結構,即隱蔽性工程的質量問題,一次次給我們敲響警鐘。
另一個問題是,與快速增長的城市面積相比,中國在城市地下基礎設施上的建設明顯不足。李克強總理講,“‘面子’是城市的風貌,而‘里子’則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撐起‘面子’,這是城市建設的百年大計。”王辰悅表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布局,表現出城市建設從關注地上轉變為將城市地上、地下作為一個空間有機體進行整體性打造。從某種角度講,這是對城市基礎設施歷史欠賬的一次系統性彌補。
在這個“補課”的過程中,必須關注到地下空間的建設質量。因為綜合管廊的建設,通常不能被直觀看到,作為隱蔽性工程,其質量問題會隨著時間推移,小的隱患會釀成大的禍患。
地下防水工程對綜合管廊建設影響巨大
當前地下工程滲漏現象十分嚴重,相關數據表明,我國建筑地下工程的滲漏率平均數字達到57%。綜合管廊中鋪設有電氣管道、燃氣管道等大量管道,如果出現地下滲漏問題,將后患無窮。
“以與綜合管廊同為隱蔽性工程的建筑地下工程來看,地下滲漏從源頭看,暴露出的是建筑地下結構的先天質量問題,并且,這種問題會隨著時間推移產生巨大的危害性。”王辰悅說。
首先,如果滲水、漏水嚴重,會侵蝕鋼筋、劣化混凝土,這將對地下結構造成損害,甚至導致斷裂毀損。其次,滲漏會帶走大量泥沙,日積月累就會造成地面塌陷。最后,綜合管廊里面存在多種線路,這些線路長時間處于潮濕的環境,極易發生電力故障、通信故障。由于這些管線不少是干管、主線,一旦出現故障,可能導致大面積的停水、停電和通信中斷,成為影響城市公共安全的巨大隱患。
要打造出堅固、安全和耐久的地下綜合管廊,必須重視地下防水工程。綜合管廊的堅固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取決于其結構質量的高低。而地下防水工程與結構互為表里,這意味著地下防水工程特別是結構防水的意義非凡。
因為結構防水的重要使命和意義,一方面其直觀反映出結構工程的優劣,另一方面它要阻止無孔不入的環境水滲入鋼筋混凝土多相多孔的體系,避免引起鋼筋銹蝕、混凝土腐蝕,延長結構耐久性,貼身保護主體結構壽命。只有主體結構安全耐久,才能保障綜合管廊的功能得以有效發揮,打造出堅實可靠的地下空間。
人是做好綜合管廊的關鍵要素
要做好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這個“里子工程”離不開技術和人的雙重因素。好的規劃、好的設計、好的施工、好的技術和好的材料,還得有好的思路和做事態度。只有所有這些“好”都在一起了,才會形成好的結果。
倫敦、巴黎等城市在十九世紀建造的地下綜合管廊,以及我國1958年在天安門廣場下建造的國內第一條綜合管廊,到現今依然能夠良好的運行,這說明在技術上是相對成熟的。
王辰悅認為,與技術相比,人的因素則更加重要。人的因素既有觀念、理念上的因素,又有責任心方面的因素。在綜合管廊建設的觀念上要注重系統性。綜合管廊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做好綜合管廊,不僅限于對工程技術和材料、施工單體環節的改善與提高,同時它還包括了城市規劃、勘探、建筑與結構設計、管理水平和后期維護等諸多因素。因此作為一個多學科、多體系以及上下游共同整合的龐大系統工程,需要建立一種有效的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體系、資源整合體系和系統管理體系,才能夠避免各自為政帶來的工程建設質量問題。
責任心的因素也不可忽視。“綜合管廊建設還需要匠心的回歸,現在大家心態比較浮躁,浮躁帶來很多的后果就是工業化的弊端,這也是我們需要完善和加強的。特別是對于一些從事與建筑安全息息相關的地下結構工程相關的從業者,過分的追逐商業利益而忽視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必將為建筑地下空間的安全埋下巨大隱患。我們對自身的要求是做社會責任導向性企業,因為實踐告訴我們只有樹立起工匠精神和社會責任,才能做好建筑工程,尤其是隱蔽性工程。”王辰悅說。
打造出堅固、安全和耐久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是城市建設的百年大計,只有補齊“里子”的短板,讓看不見的“地下綜合管廊”重新構筑城市的“良心”,城市,才會讓生活更美好。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